七月,热浪蒸腾,却挡不住一群年轻人奔赴乡村的脚步。7月10日,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居与艺术设计学院“兴林筑梦”实践团怀揣着对艺术的赤诚与乡村的热忱,走进怀化市溆浦县舒溶溪乡水洋坪村,开启为期7天的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。这不仅是一次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,更是一场用色彩为乡村注入活力的温暖征程。
“红色”墙绘点“靓”怡美乡村
抵达当日下午,村干部热情接待了实践团,话语间满是对家乡的深情——从水洋坪村的基本村情、蜿蜒流转的历史沿革,到深埋其间的红色文化底蕴,字字句句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。谈及即将启动的墙绘项目,村干部眼中满是期待,希望这些画作能让乡村文化氛围更浓厚,村容村貌更亮眼,并特意与大家分享创作上的想法。实践团学生代表认真听取了情况介绍和项目要求,表示将充分发挥学院专业特色,精心设计与实施墙绘创作,力求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乡村文旅景观,切实助力水洋坪村的文化建设和人居环境品质提升。在村干部的带领下,实践团踏着夕阳走遍村落。经过细致勘察,选定墙绘点位后第一时间投入了墙面清理与基础处理工作,为后续创作筑牢根基。
图为实践团成员清理墙面。周依萌摄。
创作之路从不是坦途,雨水成了第一个“拦路虎”。它常常不期而至,打乱画笔的节奏。但队员们总能迅速用防尘膜为未完成的画作“遮风挡雨”,雨一停便即刻重返“战场”。为不影响进度,并避开午间高温,实践团调整作息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见证着他们的忙碌,深夜的照明灯陪伴着他们的专注。“这些娃娃太能吃苦了!早上赶在太阳之前来,晚上还借着灯接着画,真是把咱村的事当自家事办。”60多岁的村民向国林每天都来这边转两圈,看着斑驳墙面一点点被鲜活的色彩覆盖,忍不住跟邻里感慨。经过六天五夜的接力奋战,一幅幅充满创意与生机的墙绘终于在水洋坪村绽放。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,望着墙上的悠悠紫藤,芊芊荷花,嬉戏玩闹的小猫,笑着竖起大拇指:“这下村里可真不一样了!”

图为实践团完成的墙面部分。周依萌摄。
“美育”课堂照亮多彩人生
与墙绘同样动人的,是孩子们眼中绽放的光芒。12日下午的临时教室里,首堂美育课上的动画短片一播放,几十双眼睛瞬间亮了起来。彩笔在纸上飞舞,十几个孩子们举着自己画的卡通角色争相展示,纯真的笑容比任何画作都更加珍贵。
7月13日的“光的魔法”主题课更是热闹非凡。队员们用生动的比喻拆解彩虹的秘密,配合趣味视频演示,让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识变得如故事般生动。互动环节里,彩色吸管在小手中变成“会发光的树”,扭扭棒被拧成“甜甜的棒棒糖”。“我要把这个送给我好朋友!”一个小男孩举着作品展示,语气里满是雀跃;还有个害羞的小女孩悄悄拉住队员的衣角,小声说:“姐姐,我以后也要学画画,像你们一样,将我们这儿画得更美了。”两天虽短,却足够播撒希望的种子在这个小村庄生根发芽——不仅是墙面上绚丽的图案,更是那些被艺术和科学点亮的小小心灵。这支年轻的团队用画笔和爱心证明:青春最耀眼的色彩,是在他人生命里投下的那束光。
图为手拿作品的小朋友与实践团合影。周依萌摄。
实践活动中,学子们用青春的汗水诠释着当代学子的担当,以画笔为犁,在乡村的土地上耕耘美育的希望;以专业为翼,为和美乡村的建设添砖加瓦。这场实践早已超越了一次简单的暑期活动。正如队员们所说,未来他们会带着这份对乡村的热忱,继续扎根大地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,用青春的色彩,为更多乡村绘就更美的画卷。
图/周依萌 陶成林 文 / 黄毓鸿 阳莹 审 / 刘雅笛 刘苇 张广酃
2025/7/17